意见箱
薄壳山核桃研究工作进展及近期工作安排
会议纪要
时 间:2017年12月11日
地 点:院三楼会议室
主 持 人:王保松
参会人员:王保松、张珺、黄利斌、张敏、蒋泽平、窦全琴、吕运舟、董筱昀
会议主要内容
一、 会议主要流程
1、窦全琴介绍我院薄壳山核桃研究进展;
2、吕运舟对研究内容及成果做补充发言;
3、与会人员共同讨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;
4、王保松副院长安排下一阶段主要任务及分工。
二、会议主要内容
1、我院薄壳山核桃研究工作主要进展
我院自2012年开展薄壳山核桃研究以来,共承担中央财政推广项目2项,林业“三新”工程项目2项,国家林业局“948”项目1项,省科技厅能力提升项目子课题1项,项目经费共计840万元。在江都建设薄壳山核桃容器育苗基地近100亩,基本掌握了容器育苗的关键技术,实现当年育苗当年嫁接。累计培育容器苗20万株,实现育苗全容器化,灌溉设施全覆盖。2017年可销售苗木9610株,在本院马屁股山营建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库50亩,收集保存国内外品种49个,实生优株40份,部分种质已挂果。此外,已在溧阳、溧水、淮安等地推广我院薄壳山核桃苗木1060亩。共发表薄壳山核桃研究相关论文5篇,申请相关专利4项,授权2项。
2、存在问题
近年来我院在薄壳山核桃研究、示范和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,但仍存在以下不足:
(1)技术总结不足
前期大量的繁育、示范和推广工作中积累的科研、生产数据尚未及时整理、总结、发表,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少,我院在该领域的影响力不够。
(2)研究不够系统深入
我院薄壳山核桃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品种收集、繁育技术和推广应用方面,尚未开展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、林果兼用型良种选育及繁育、栽培和生殖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,应用研究的后劲不足。
(3)基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
在种苗繁育方面,采穗圃建设相对滞后,接穗供应不足;种质资源圃的灌溉条件尚不配套;在杨树更新区域没有成片丰产示范林,尚未形成示范效应,影响进一步的推广。
3、下一步工作重点
针对我院薄壳山核桃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,参会人员逐一发表意见,经讨论形成以下意见:
(1)基地建设方面
将江都基地育苗场升级改造,利用已成熟的容器育苗技术,实现苗木培育标准化生产,增强基地示范效果;扩大采穗圃面积,加强现有采穗圃管理,实现穗条自给自足;继续加强种质资源圃、育苗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,实现水肥有效供给。
(2)研究方面
①继续开展容器育苗技术研究,主要研究植株营养生理特征,探索精准施肥的途径和方法;②继续开展薄壳山核桃组织培养技术研究;③系统开展果实发育生理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,为提高果实产量,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大小年、空瘪粒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;④开展果材兼用型薄壳山核桃良种选育工作。
(3)推广示范方面
加大示范及宣传力度,及时总结、提炼研究技术资料,形成论文、专利、标准等技术成果,扩大我院在薄壳山核桃领域的影响力;结合苗木销售,建立区域性示范林;在薄壳山核桃重点推广地区开展相关宣传和培训,提高广大农户认知度;通过院门户网站和《江苏林业科技》加大推广宣传力度。
4、任务分工
(1)黄利斌:全面负责薄壳山核桃的研究、生产和推广工作,审核全部的技术和生产方案。
(2)窦全琴:负责在研项目的实施、总结和验收工作;负责容器苗技术的进一步优化,开展精准施肥的研究;负责江都基地育苗场的调整和新育苗技术的应用;负责江都基地采穗圃建设及相关技术研究;发表CSCD论文1篇,申请专利2项。
(3)吕运舟:负责把会议提出的研究思路整理成研究方案供学术委员会讨论(1月1日前完成);负责果材兼用型品种选育工作;负责马屁股山种质资源圃的日常管理和观测;负责溧阳等示范点基地和基地基础设施的维护工作;配合窦全琴完成相关项目的实施、总结验收及江都基地的生产调整、采穗圃营建、设施维护等工作;发表CSCD论文1篇。
(4)董筱昀:负责薄壳山核桃的宣传推广销售工作,近期完成本院网站相关宣传内容的更新,做到图文并茂;完成苗木的统一定价;在今冬明春组织1-2次宣传推介。
(5)张敏:负责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及相关应用基础的研究工作,积极申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。
<!--[if gte mso 9]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