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正在调试!
星期

意见箱

意见箱X

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

发布时间:2022-07-29        来源:省林业局        阅读:1868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,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”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,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生态惠民、生态利民、生态为民,开展一系列根本性、开创性、长远性工作,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,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,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,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,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。

为国土披上更多绿色。绿色是生命的象征、大自然的底色,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、人民群众的期盼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,各地区、各部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,坚持科学绿化、规划引领、因地制宜,走科学、生态、节俭的绿色发展之路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。全民义务植树创新发展,其尽责形式扩展到造林绿化、抚育管护、认种认养、捐资捐物、志愿服务等八大类50多种,为促进我国森林资源持续增长、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,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抓手。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,统筹开展城乡绿化,加强草原和湿地保护修复,推进荒漠化防治,建立全国林长制体系,不断扩大森林面积,提高森林质量,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。10年来,我国累计造林种草11.73亿亩,森林覆盖率提高2.68个百分点,达到23.04%,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净增13.75亿吨,达到92亿吨,林草资源总体呈现数量持续增加、质量稳步提高、功能不断增强的发展态势,为维护生态安全、增进民生福祉、推动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保护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。过去,重污染天气、黑臭水体等一度成为民心之痛、民生之患,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:“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,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就要打几场标志性的重大战役,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。”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坚持方向不变、力度不减,突出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,深入实施大气、水、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,打好蓝天、碧水、净土保卫战。以京津冀及周边、长三角、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,调整优化产业结构、能源结构、运输结构、用地结构,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对;扎实推进河长制湖长制,加快工业、农业、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;突出重点区域、行业和污染物,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,推动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、力度之大、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。到2021年,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,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量、优良天数比例持续上升,全国地表水Ⅰ—Ⅲ类断面比例为84.9%,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,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天更蓝了、山更绿了、水更清了,生态更美了。

建设美丽乡村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中国要美,农村必须美”。良好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。农村环境直接影响米袋子、菜篮子、水缸子、城镇后花园,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,事关农民群众健康,事关美丽中国建设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各地区各部门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导向,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、农民生活品质提升的着力点,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,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治理、厕所革命、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,实现全国行政村环境整治全覆盖。调整农业投入结构,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,增加有机肥使用比重,完善废旧地膜回收处理制度,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。一系列措施的综合运用,扭转了农村长期存在的脏乱差局面。2021年,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0%,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比例达到90%以上,村庄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有序,农民群众环境卫生观念发生可喜变化、生活质量普遍提高。广大农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满意度持续提升,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。(来源:人民日报  作者:高世楫 王海芹 单位: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)